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劳动者四大“高温权益”不容忽视
发布日期:2016-07-11浏览次数: 字号:[ ]

 

一、高温作业有限制,出工时间看气温

按照国家安全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全国总工会于2012年联合颁发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此外,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期间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

二、高温天气遇停工,职工工资不能停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因高温天气停止工作、缩短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同时还规定,劳动者应当服从用人单位合理调整高温天气作息时间或者对有关工作地点、工作岗位的调整安排。

三、高温津贴非福利,随意扣发可不行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职工提供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足够的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的药品,而且不得充抵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各省不同,我省的发放标准是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夏季高温津贴。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可以每个月发,也可以一次性支付。高温费可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计入企业成本费用,并准予税前扣除。

四、高温中暑致职业病,可提请工伤认定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摘自江苏省工人报7月6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